原标题:多位专家学者共话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
(图侵删)
从强化诗词审美图式的时代性,到建立当代诗词评价指标体系;从提升当代诗词研究的学术水平,到将中华诗词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融入高校美育……由中华诗词研究院主办的“推动建构当代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14位专家学者就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推动建构当代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16日在京召开。新华社记者董博婷 摄
中华诗词研究院院长杨志新认为,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要有坚定清晰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把繁荣发展中华诗词文化当成一项重要的事业来做。推动建构当代诗歌美学,要发动更多的优秀专家学者研究当代诗词创作,支持优秀的专家学者、诗歌创作者撰写理论文章和专著;要继续推动做好现当代诗歌文献史料的整理工作;继续推动当代诗词经典化、应用化;要积极进行诗歌文化交流互鉴,学习其他民族优秀的诗歌艺术形式。
与会专家各抒己见。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指出,当下诗歌美学建构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集中探讨和回答评价当下好诗词的标准与尺度,最重要的任务是建构当代诗歌美学。
中华诗词学会驻会顾问罗辉立足于“当代”和“中国”两个关键词,提倡加强从诗体互涉、审美主体、当代作品等角度加强研究,构建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
云南中华文化学院教授陈友康认为,人类正走向人工智能诗学时代,更需要从“诗道”“诗论”“诗评”等方面做好诗词理论建设这项重要文化工程。(记者董博婷)
来源:新华社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快乐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