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巴金的写作是在鲁迅思想的延伸线上?

小刘

新文学出现初期,鲁迅的价值观很快发展为一种凝视时代而又超越于时代的话语,他的自我意识萦绕着更为多元的精神因子。他从价值论与认识论出发,开始深入地、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文化的自身结构,并且把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的现代理性精神高扬在文化批判领域。鲁迅在一种理性的高度上,对于传统进行了深切的批判,其间带出多维的精神纠缠。巴金与鲁迅比,纠缠的元素颇为单纯,价值观与自我意识间的过渡是直线方式的。他的审美一直停留在道德的层面,主体对于客体的克服是在一种幻象中完成的。主体与对象世界往往界限分明,不像鲁迅那样呈现一种漩涡之状。

为何说巴金的写作是在鲁迅思想的延伸线上?
(图侵删)

鲁迅 新华社资料图

尽管鲁迅与巴金的写作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性,但二人其实是沿着两条道路前行的。鲁迅驻足于黑暗,且潜入底部,将古老幽魂搅动起来。他带着罪感和不安的时候,周身也有光的闪烁,照出身边的苦涩。巴金拖着黑暗之影,却瞭望到了头上的星空,他很快切割了后面的世界的黑影,沐浴在梦想的喜悦里。鲁迅笔下的形象都是不可理喻的,巴金的小说人物往往泾渭分明。在鲁迅眼里,国民的先验形式是阻碍人性、泯灭人性的桎梏,改造国民性便成为一种必做的工作。巴金从善良意识出发,以内在纯然的情感把握对象世界,其重心不是探讨国民内在结构,而是苦难形态。这样,我们在鲁迅笔下看到了阿Q形象,这一典型牵连着存在的悖谬超过了感觉阈限。如果不是对中国的文化心理有深入体味,如果不是沉浸在黑暗体验里,这样的人物形象将会流于单薄。在巴金小说中,没有阿Q式的反讽的形象,但我们看到了觉新、周如水、汪文宣一类受难者的面孔。他们折射了知识人的某些畸形心态。这里也无意中形成了鲁迅式的忧郁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主题。若说巴金的写作是在鲁迅思想的延伸线上,也是对的。

巴金 新华社资料图

——孙郁:《巴金的精神之塔》,原载《扬子江评论》2022年第5期

(原标题:鲁迅的复杂与巴金的单纯)

来源: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TF063

中国海警圆满完成2023年北太平洋公海渔业执法巡航任务

熬夜是脱发的“隐形推手” “补觉”难以抵消负面影响

法国外长表示“很受伤”:这是在我们背后捅刀子!

江南华南等地今日暴雨如注,南方大部气温陆续下降

缅甸强震已致泰国曼谷13人死亡_1

陕西汉阴开展招聘活动促就业

连续19年世界第一!我国外汇储备保持3万亿美元以上

郑钦文离战胜萨巴伦卡还有多远?

香港想多拥有一对“顶流”,名字都想好了!

陕西省镇坪县总工会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启动

新世界超市崇文店今天恢复正常营业

美媒:美国粮食危机加剧,越来越多民众正忍饥挨饿

为何说巴金的写作是在鲁迅思想的延伸线上?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快乐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