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专访白玛措:我如何在西藏从事田野调查

小刘

原标题:

(两会访谈)专访白玛措:我如何在西藏从事田野调查
(图侵删)

(两会访谈)专访白玛措:我如何在西藏从事田野调查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人类学研究注重田野调查,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我也一直在思考,要怎么更好地履职,后来我觉得要延续我对人类学的学术情怀,为西藏和西藏农牧民履职。”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社科院研究员白玛措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白玛措出生于西藏藏北草原那曲,是一位以游牧社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类学者。

她自述,自己在那曲读完小学后,在天津、成都读初高中,大学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学习与人类学相关的民族学专业。

到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工作后,白玛措参与了美国藏学家梅·戈尔斯坦(Melvyn C. Goldstein)和体质人类学者辛西娅·比尔(Cynthia M. Beall)在日喀则的田野调查,和课题组老师们一起绘制了数百份谱系表。

此后,白玛措先后前往挪威卑尔根大学和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攻读人类学硕士、博士学位。

“2012年,我正式拿到博士学位,回到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当时国家社科基金的两次资助得以让我继续行走在游牧世界中。”白玛措说,在这两次田野调查中,她尝试转变,试着去帮助田野中偶遇的牧人。

2017年7月11日,白玛措(中)在西藏那曲嘉黎县农牧民家中访谈。(受访者供图)

白玛措相继完成了《严肃的气球——西藏牧区妇女生育变迁》《撞死了一头牛——民族认同在西藏民间的构建》《草原上的养老院——人类学视野下制度养老在那曲牧区的实践》等课题的研究。

白玛措在养老课题研究中认为,西藏畜牧社会养老模式的研究可为中国养老政策的下一步调整提供一套适合地方化和多元化的参考意见,建立在扎实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基础上的研究显得十分珍贵和迫切。

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西藏民政部门信息显示,西藏已累计建设80家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覆盖74个县区,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提供集中供养服务。白玛措表示,这些数据背后有着许多温暖的故事,现代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牧区的实施,让那些无儿无女、无实际赡养人的老人获得了温暖。

2021年6月10日,白玛措(左一)在中国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进行田野调查。(受访者供图)

今年,白玛措提交了《关于解决西藏自治区残疾青少年继续接受高中以上特殊教育的几点建议》《关于将西藏高龄补贴从现有的80岁降至70岁的建议》等,这些建议均来自田野调查时获取的信息,结合了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可行意见。

“得益于经济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西藏人均寿命不断增长,但还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较于其他省区,西藏的高海拔、缺氧、高寒等地理气候条件更为特殊。”白玛措说,建议将西藏高龄补贴标准降低10岁,是基于高原现实情况的考虑。(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好消息!今年我国将实现社保卡申领、补换、临时挂失等服务跨省通办

锐评|一天4起火灾!祭扫防火患 清明守平安

用户已超600万!可灵AI即将发布1.6版本全新模型

雷山苗寨“牯藏节”系列活动启幕 铁路运输服务助力无忧出行

《我的阿勒泰》:不落窠臼的返乡故事

70城1月房价数据出炉:北京二手房价上涨0.1%

坐高铁去放风筝!“潍坊风筝号”旅游专线今从北京南站出发

澳大利亚到WTO告中国,外交部回应

中国专家在乌干达开展竹木炭生产与利用培训

这部舞剧曾惊艳春晚,明后天亮相中国影都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全力做好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周忠和:促进科技与电影联动,组建“科学院线” 丰富科普文化供给

(两会访谈)专访白玛措:我如何在西藏从事田野调查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快乐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