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战线上的“六边形”战士

小刘

在川中油气矿,有一个叫郑强的中年男子,他是川中油气矿开发管理部地面集输岗,川中油气矿劳动模范。郑强从龙岗建设项目部、作业区到大修理项目部,再到开发科、开发部,一直奔波于生产第一线,扎根于基层绵密的技术管理工作中,走过16个春秋。

石油战线上的“六边形”战士
(图侵删)

“六边形战士”,这是同事们给郑强的高度肯定和褒奖。“六边形战士”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语,意在用六维雷达图形容一个人在多个方面能力均十分突出。

2008年至2010年,郑强先后担任了龙岗建设项目部和作业区的技术员。从此,他与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心目中,种下了开发建设大气田的梦想。

“六边形战士”郑强

2009年,郑强参与了内外输及供水工程建设,当时他画的流程图未按规范进行标注,被时任技术负责人一顿痛批。从此,他暗下决心:不会,就多学、多干;不懂,就多问、多查、多思考。干一行就得学一行、精一行。艰辛的汗水换来丰厚的回报,始终勤于学习让他收获很多。2010年底,他调到了川中油气矿大修理项目部,在6年的时间里,先后担负了逾120个大型项目的建设、组织与管理。2016年后又调入开发科工作,负责全矿地面集输系统技术管理,一干就是8年。

多岗位的锻炼,锤炼了郑强统筹各方关注点、衔接点,找到平衡点的综合业务能力,也让他逐渐成长。设计、建设、生产,是油气开发业务链条上重要的三个环节。“在日常工作中,当讨论设计时,我是最懂生产的;当讨论施工时,我是最懂生产的;当讨论解决生产瓶颈时,我又是最懂设计、施工的。”10月8日,在接受采访时,郑强幽默地说。

2018年以来,郑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致密气开发与管理中,他见证了川中致密气的规模效益开发,也最清楚个中艰辛。在川中油气矿统一领导下,郑强牵头组织各方面力量,按照“1+4”开发管理模式,采用“1234”工作模式,实现“产能”向“产量”的快速转换。

在生产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完成第一口试采井投产,第一套浅冷装置投产,第一次浅冷装置检修,第一次装置性能考核……川中致密气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从2019年900万方到2024年将超过33.4亿方、2025年计划超40亿方。

致力于打造致密气生产管理标杆,技术管理制度从无到有,再到深化完善,管理成果获得公司通报表扬,每一步都凝聚着郑强的心血与智慧。

积极探索,试点新技术推动新模式。试点应用电感加热、多项流计量、各式除砂器、VOC压缩机、地面火炬等新技术。推动实施“试油测试+排采生产+一体化脱水脱烃”临时排采生产新模式,贡献产量370万方/日。

勤于总结,编制质量标准、技术手册、培训课件。牵头主编《天然气采输班组工作质量标准浅冷脱水脱烃岗位》,参与编制《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集输站场脱水、脱烃装置投产技术手册》,牵头主创《浅冷脱水脱烃装置中JT阀制冷系统原理及运行控制》视频微课。

在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中,郑强不断超越自己,补齐短板,成长为一名行业里的“六边形战士”,为川中油气矿攻坚上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四川工人日报 刘建军 袁野 陈中楷 文/图)

来源:中工网

吉林省总工会十五届一次全委会召开 范锐平当选省总工会主席

北京市政府党组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殷勇主持

首发!重庆东环铁路开启“公铁水”多式联运

张家口市阳原县辛堡乡四十亩滩村第一书记孙国亮:带上火炬和乡亲们拍大合照

老人卖甘蔗遭“市容管理人员”围抢,系引导规范销售?纪委介入调查

没必要借“歌手”打对立牌

今年第4号台风“泰利”生成,将在广东或海南岛登陆

“AI时代下的版权治理与艺术发展”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职工趣味运动会,操场上跑起彩色“车轮”

作家刘广迎出新书《唤醒》,展现未来世界可能出现“超人”

郑州“共享厨房”诈捐?官方通报调查结果

短评:当春节走向世界——从联合国过“年”说起

石油战线上的“六边形”战士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快乐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