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是国际档案日,北京市档案馆上新“最美中轴线”主题展和“立心铸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北京篇章”展两大主题展览,通过文件、照片、实物及视频等一系列档案史料,带领观众感受一场“档案文化之旅”。
走进“最美中轴线”主题展,全长约7.8公里的“京城之脊”缓缓展开卷轴。展览展出300余份档案资料,从哲思之美、建筑之美、生活之美、传承之美4个部分,发掘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助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
穿越千年时空,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已经成为了凝聚历史文化的艺术品。展览中,一组官式琉璃瓦,展现了中轴线建筑独具特色的色彩。黄色的向日葵玻璃瓦,象征向阳而生、欣欣向荣;绿色琉璃瓦多用于王府,绿色和树木相关,寓意生长;青色的琉璃瓦常用于皇家祭祀建筑,比如用于祭天的天坛,在屋顶之上就用了青色琉璃瓦,以烘托天的神圣感……中轴线建筑不同色彩的隐秘寓意被揭开。
现代科技的加持,也让展览“活起来”——“这是一组上世纪90年代中轴线上遗产要素的照片,观众可以戴上立体眼镜,感受建筑的历史原貌。”档案馆展览陈列处处长王贞介绍。此外还有1947年北平市春季运动会筹委会关于在先农坛体育场举行运动会的函、1960年国庆天安门广场群众活动的方阵示意图、文化局申请建立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档案……一份份珍贵的历史档案,带观众走进北京中轴线悠久而鲜活的历史记忆。
领略过中轴线之美,观众可移步到档案馆二层,“立心铸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北京篇章”展览在这里亮相。展览分为建党精神、抗战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劳模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10个板块,通过400余份文件、照片、实物等档案史料,讲述北京地区60余位英烈、劳模、榜样的先进事迹。
展览中,一件白大褂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察。这件白大褂虽看似普通,但凑近仔细看却能发现,两个兜口被针线紧紧缝死——为谢绝患者送“红包”,白大褂的主人、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将衣服兜口缝住,因此他也被患儿家长亲切称作“缝兜大夫”。而这种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的劳模精神也通过这个小细节被体现出来。
展现工匠精神的兰花大瓷碗、被抗疫医护人员签满名字的防护服、鲜红的北京市劳动模范绶带……每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国际档案日期间,市档案馆的档案库房也揭开“面纱”,邀请观众体验一场“库房寻踪”之旅,通过展示不同载体的档案实体的保管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了解档案管理的实际场景。该馆还面向社会开放了9个全宗共24398件档案,包括北京市上下水道工程局1954年至1966年档案、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49年至1975年档案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武亦彬 实习记者 何蕊
流程编辑:U016
上游新闻记者对话昆明官渡长丰学校家长:学费每年2.6万元餐费另算,目前由另一家公司送餐